开栏的话忠琦配资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七十载砥砺奋进,七十载筚路蓝缕,新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天山南北处处焕发勃勃生机。回望来时路,司法始终坚定护航新疆稳定发展,于大局中书写使命担当,在细微处彰显法治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最高人民法院官微9月16日起开设“奋进七十载·司法服务稳疆兴疆”专栏,邀请各媒体记者深入新疆法院一线,实地探访和记录人民法院守护新疆和谐稳定、服务新疆高质量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敬请关注。
喀什地区莎车县,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莎车国”,叶尔羌汗国于16世纪在此定都,一度称霸周边。
古老与现代在此交融。如今莎车是喀什的人口第一大县,莎车老城成为网红打卡点,十二木卡姆演出典雅震撼,这里也是中国最大的巴旦木生产基地,经济繁荣活跃。
频繁的经济活动,也让各种纠纷逐渐增多。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组织的集中采访来到了莎车县,探访古城莎车的法治新图景。
葡萄架下的调解
17日下午,顶端新闻记者来到莎车县人民法院恰热克人民法庭。
“恰热克”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四分之一”,恰热克镇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因该镇驻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至英吉沙县路程的四分之一处而得名。
从法庭大门进入忠琦配资,每人都要先从葡萄架下走过。当下正值葡萄成熟,大串大串的葡萄如珍珠塔般挂在翠绿的枝蔓间,架子中间是“葡萄树下解纷争”的牌子。
在南疆,几乎每个传统民居的大院里都有葡萄架。但一向威严庄重的法庭,为何也有葡萄架?
恰热克人民法庭庭长麦麦提依明·艾麦尔说,这是老庭长阿布来提·吐孙种下的。
恰热克人民法庭始建于1965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2006年3月,阿布来提·吐孙担任该法庭庭长。2015年,阿布来提遇到了一起婚姻家庭诉讼,一对结婚了36年的夫妻闹矛盾,要到法庭起诉离婚。“阿庭长觉得,很多人一辈子没有去过法庭,到了法庭会紧张。比起在法庭里的严肃,如果可以营造出和家里一样的熟悉环境,更能让人多一些亲近感,更有利于化解矛盾。”麦麦提依明说,南疆的人们每家院子里都有葡萄架,这是大家最熟悉的场景,法庭的构造也可以模拟农民家庭的场景,从一进大门就能找到亲近感。
“在葡萄架下调解纠纷,这是最通俗、也是最接地气的方式。”麦麦提依明说。
“三和调解”的传承
说到阿布来提·吐孙,这位创造了“葡萄架下解纷争”的老庭长,在古城莎车是一座“丰碑”。
从1988年进入法院工作后,他扎根法庭近30年,被评为“新疆最美基层法官”、优秀共产党员,在年均收案四五百件的情况下,他办理案件的调结率仍在95%以上,没有一件冤假错案,案件准确率、审结率均达到100%。
2017年3月23日,阿布来提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3岁,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为“全国优秀法官”。
接力棒交到了后来者手里。“我们按照阿庭长的工作思路忠琦配资,把‘三和’调解法继续融入司法工作中。”目前担任恰热克法庭庭长的麦麦提依明说。
他解释,“三和”就是“和睦、和谐、和气”——以“和睦”的方式减少矛盾分歧,在“和谐”的氛围中搭建沟通桥梁,用“和气”的态度缓解紧绷的关系。
麦麦提依明讲了最近他调解的一起案件。兄弟二人在父亲过世后,因遗产继承产生纠纷,在司法所调解未果后,两人为争夺父母住过的房子来到法庭。麦麦提依明了解案情后,经过多轮调解,发现矛盾并非无解。“不要因为这一件事,就伤了和气,把家给散了。你们是一家的亲兄弟,家是你的,也是你弟弟的,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啊。”
他说,就是这句“打断骨头还连着筋”,让兄弟二人深受触动。最终兄长让了弟弟,而弟弟也给了兄长一部分钱,二人当场签了和解协议。
“阿庭长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不管案件标的额大小,始终要把群众的事当成最大的事。”麦麦提依明说,群众和法院打交道,一辈子可能就一两次,不管案件大小,法官都要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
把“调解工作室”设在村民家里
葡萄架下的故事还在继续,新的故事还有了新的讲述方法。
在阿布来提的基础上,麦麦提依明和同事们创新了工作思路,今年3月,法庭联合司法所、村委会在8个村子设置了8个“个人调解工作室”,每个调解工作室都放在村民家里。
当地案件多是婚姻家事纠纷、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等,因此,在“调解工作室”所在家庭的选择方面,会考虑经济条件较好、文化程度较高、沟通能力强、邻里关系好、年龄适中的一些平安家庭,让家庭主人作为“法律明白人”,利用村民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和各方矛盾根源的优势,更有效地化解纠纷,“农民的事,让农民们自己来办”。
当天,顶端新闻记者来到托格拉克勒克村的阿依吐汗·吐尔孙家里,客厅就是“调解工作室”,阿依吐汗正在给村里一对夫妻调解家庭纠纷。
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跟家里联系少,也没有时间照顾两个孩子,家里里里外外都由妻子打理,时间一长,妻子埋怨越来越多,提出离婚。阿依吐汗把夫妻二人请到家里,在“调解工作室”给双方做思想工作。
经过耐心调解,妻子愿意给丈夫一个机会,丈夫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承诺以后常回家照顾孩子。起初黑着脸过来的妻子,听到丈夫的承诺后不禁抿嘴一笑。
麦麦提依明说,莎车县恰热克镇一共有21个村、1个社区,他们的目标是每个村都有一个“个人调解工作室”,每个村至少有一个“法律明白人”,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莎车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邓新玉说,恰热克法庭加强源头治理,不断创新司法审判工作模式,构建起“人民法庭+”多元调解网络。与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2024年,该法庭成功化解家事、邻里纠纷400余件。
“恰热克法庭将继续深耕基层沃土,以更贴心的服务、更创新的举措,着力将恰热克法庭打造为彰显司法公信力的最前沿、矛盾化解的主力军、维护稳定的压舱石。”邓新玉说。
来源:顶端新闻
记者:赵强 文/图 席荣荣/视频剪辑
编辑:陶羽黛
诚利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